哈电集团:一台车床的70年
来源:欧宝APP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7-03 11:28:37
在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水电分厂,矗立着一台“功勋设备”,这便是1957年安装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苏联进口9米立车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它虽已年逾花甲,但却如同健硕的小伙子一样朝气蓬勃,跟先进的数控设备同台竞技,为电站重大部件的生产提质增效,在迈向制造强国的征途上,孜孜不倦地发挥着光和热。
沐浴着共和国喷薄而出的曙光,新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长子”在昔日的赛马场上打下了第一根创业的桩基,1951年6月6日,哈电集团第一个骨干企业哈尔滨电机厂正式诞生了。作为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电机厂”被赋予了庄严的历史使命。
据老一辈人讲,新中国用2000列火车皮大豆,与苏联以“易货”的方式,换来了这台当时技术性能世界最高、加工直径亚洲最大的重型车床。分期分批交付给苏联的2000列火车皮大豆,相当于新中国当年两个农业县一年的生产总值,可见,这台易货而得的9米立车是相当昂贵的“宝贝”。
自1957年起9米立车巨人般矗立在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创下一个个里程碑式的纪录。
1957年,9米立车正式落户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安装在电机公司水电分厂36米栋,当年生产水轮机的一分厂。这台庞然大物由54台电动机、28块仪表组成,最大承重220吨;卡盘直径8.75米,加工直径2.5米至12.5米、最大高度5米;加工的工件种类包括大型机组的顶盖、底环、转子支架、控制环、上下机架、止漏环、转轮体、球阀、座环、定子机座等。在36米宽近200米长的巨大厂房内,9米立车也俨然是个巨人。
9米立车这台庞然大物是哈电集团初期企业制造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此关键的设备,对操作者的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当时流行一个说法:“八级干、七级看、五级六级满地转”。“级”是衡量工人师傅技术水平的标准。尽管当时八级工的数量屈指可数,但也只能是八级工才有“资格”当9米立车的主操作者。
当然,与级别相匹配的还有相应的工资待遇。那是个工资发现金、物品凭票购买的年代。八级工的月工资是108元,10元一张、一捆10张,被身边的人戏称为开工资“不打捆”“老高了”。据说当年的三级工工资是38.9元,能养活全家5口人,车间主任工资也没有八级工高。直到现在,9米立车对主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同样很高,职级要在“技师”以上。但高的附加价值的同时,也要付出高辛苦,9米立车从服役以来,除了大修或发生故障临时检修以外,几乎24小时不停机,操作人员一般是三班倒或者四班倒。这台工作了60多年的9米立车,仍然坚守在生产第一线,最大限度地发挥着它的价值。
1960年,连同前苏联专家一起撤走的,还有宝贵的技术资料。工厂一段时间处于技术真空期,认识俄文字母的职工寥寥无几,初中文化水平的操作者要重新学习技术,设备要连续运转,产品要及时交货,都是面临的难题。没有原始的设备施工图,一旦设备“感冒”,操作者就用笨方法“治疗”,使出了“巧功夫”,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干脆拿起钳子剪断坏掉的线路,让设备恢复正常运作。直到现在,当初安装时的28块仪表已被陆续淘汰掉,54台电机也仅留下了常用的几台。
在缺图纸、缺技术、缺经验的情况下,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号召下,1959年,老一辈哈电人自主研发新安江72.5兆瓦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周恩来总理为其亲笔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1969年,国内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机组投运。1980年,葛洲坝电站机组获得“国家优秀新产品”称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并获得了发电设备产品首个国家优质金奖。1990年,该厂与国外公司合作生产了水口、隔河岩、五强溪、二滩等电站机组。哈尔滨电机厂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创下了一个个里程碑式的纪录,9米立车都去参加了,功不可没,这也是“功勋设备”美名得来的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哈电集团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所属电机厂也迈开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通过与西门子、西屋等国际有名的公司交流与合作,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并通过热情参加国际竞争,先后向美国、加拿大、土耳其、伊朗、尼泊尔等国家出口了一大批发电装备。
几十年来,企业坚持内部挖潜,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逐步装备了一大批国际先进设备,从普通式设备格局发展到现在以精、大稀设备为主体的新格局,从粗犷式设备管理转变为现在的精细化管理,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迅速推广,加工效率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充分释放。到了2011年,企业已经具备了年产400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并以9米立车为代表的一大批关键设备,助力着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从数量传统型向质量创新型转变。
1990年,正当哈电集团紧锣密鼓地研制三峡机组时,一股“合资风”刮了起来。合资的前提是取消自己的科研机构,这与哈电集团的使命“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背道而驰,因此哈电人一致认为不能没有自己民族品牌的发电设备,拒绝了合资,紧抓自身建设,加速前进步伐。1994年,哈电集团在行业内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激发了内生动力。
依托三峡工程,哈电集团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发展之路。三峡机组的生产制造,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单是电机公司(原电机厂)承制的左岸8台机组中,就有108个大型部套和部件。2002年进入生产和交货高峰期,生产和设备全线紧张,如何更好地保证三峡产品的加工质量成了重中之重。9米立车这台“功勋设备”,老骥伏枥,再立新功。由它来完成的其中大型部件达到精品标准,3000吨推力瓦的形位公差竟控制在了2道以内(仅为一根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平行度相当于“镜板”级别,简直是个奇迹。
在三峡右岸4台机组4年1个月零8天的运行时间内,哈电人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开启了我国巨型水轮机自主设计的新纪元,竖起了民族自己的品牌,铸就了光彩夺目的丰碑。三峡右岸机组的设计制造,实现了“一台比一台好”的目标,24号、23号2台机组更是被评为“金牌机组”,空冷技术“独步世界”。技术上的一马当先的优势让电机公司短时间内承揽了50多台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合同,相当于再造了两个新三峡,哈电集团也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一台台“精品”的成功生产,刻录着9米立车的赫赫功勋。2007年,公司开始推行6S管理,厂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米立车也披上了“新外衣”,显得更为神清气爽。在生产高峰期,9米立车平均一年能加工上百个工件,最小的是十几公斤一块的压板,排成一圈24块;最大的要数黄登转子支架中心体了,重量几乎达到了9米立车承重极限:产品质量件件一流,9米立车操作者所在的班组也被誉为“公司安全质量优秀班组”。
随着企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慢慢的升高,产品加工难度日益增大。而这台陪伴着祖国装备工业发展走过几十年的制造设备——9米立车,也一直以与时俱进的身影在这个大潮中前进。几十年来,随着多次对设备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大修改造,9米立车这台“老设备”不断增添着“新动能、新本领”,在公司发展的各个阶段有力地发挥着新的作用。从用废旧刀杆、螺帽固定工件,操作者“跳到”运行中的9米立车卡盘上测量工件尺寸,再到利用数显、电脑监控加工工件的参数和进程,聪明的电机人逐步对设备做电子化、国产化改造,直至给“洋设备”彻底换上了“中国芯”,为“中国制造”源源不竭地贡献着力量。
在机械加工设施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核心”要素是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在多年的改造中,如今这两个系统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性能更优异。“国产化”改造对象润滑系统改造前故障率较高,哈电人将其更换为国产化大流量双螺杆泵,在夹盘原有温控系统上增加了移位传感器,灵活调整夹盘浮起量,不仅保证了加工质量、拓展了加工能力,还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与停机时间。与此同时,直流调速装置、主电机的国产化替代,让设备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维修更便捷; 3处温度检测元件热电偶的国产化更替,更是有效保证了机床的安全稳定运行。
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2016年,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项目投产在即,哈电集团即将登顶世界水电之巅。一次次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大修”,让白鹤滩产品的投产与设备的健康运转完美对接。
白鹤滩座环环板加工尺寸大、走刀量长,相对其它产品精度要求更高。为满足环板的平面度要求,主操作杜平根据加工要求不断调整设备的横梁、油压,却依然出现了加工误差。他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分析原因,通过在设备上安装雾化泵、在工件上涂抹润滑油的方式,帮助工件降温,终于保证了工件和刀体不再因为加工摩擦传导热量而产生膨胀,将工件平面度控制在了0.2毫米以内,得到了白鹤滩项目监理人员的高度赞誉,其余待加工的环板陆续运到9米立车生产,全部达到精品标准。
随着发电设备市场的发展变化,企业加速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步伐,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更为先进的数控设备在“特型面”的加工上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但9米立车依旧为产品的按期完工、高质量制造保驾护航。
60多年来,9米立车见证了我国从第一台单机容量0.8兆瓦机组,到如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1000兆瓦机组的飞跃过程。目前,他还是白鹤滩百万机组水电站建设队伍中的一员,他用自己殷实的成果打造了一张张傲世全球的国家名片。
60多年来,9米立车用自己的坚守和严谨写就了一份辉煌成绩单。在这份辉煌成绩单中,耀眼夺目的不单单是产品加工,这个不太会说话的老师,更是用自己的辉煌为青年才俊铺就了一条成长、成才的绿荫大道,为哈电集团,为电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工匠和管理人才。
1960年代,周恩来总理到工厂视察,视察工作中,总理没有忘记这台“国宝”设备,特意来到9米立车前,当年的主操作者傅维章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凭着虚心好学、兢兢业业的工作干劲,年纪轻轻便担当重任。见到周总理来了,傅维章激动地几乎说不出话来;总理热情地与他握着手,关切地询问生产情况,傅维章既羞涩又紧张地回答着总理提出的问题。时隔一年,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再次来工厂视察,再次来到了这台“国宝”设备前,看着这台正在旋转加工工件的9米立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突然,总理转过脸问道:“没看见小傅,小傅还在这里工作吗?”周围的人员满脸惊讶,总理不但没有忘记这台“国宝”设备,居然还记住了傅维章。当时傅维章因厂里临时安排了其他任务,并没有在机床旁。工作人员把傅维章叫到总理身边,傅维章向总理汇报这一年来,9米立车加工的重点产品,以及一年来自己的收获、成长,在一片笑声中,傅维章眼含着热泪,目送总理走向远处……
这段令人难以忘却的往事在傅维章心里扎下了根,逢人便提起,末了还不忘一番感触。直到现在其他人说起这件事,依旧能体会到傅维章当年的心潮澎湃。在这件事情的激励下,傅维章在9米立车岗位上更努力,工作业绩更突出,并先后担任了车间副主任、分厂副厂长、党支部书记、党委书记等职务,被评为“哈尔滨市劳动模范”。
9米立车自1959年投运到现在,无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哪怕裤腿沾满泥土、汗水湿透衣背,六代操作工人的执着和坚守,是他们永远不变的情怀。1987年入厂的孙明臣,来到企业不久便与9米立车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孙明臣介绍,当年他在9米立车上夜班,清晨时分,总会看到退休多年的老一辈操作者在遛弯,特意走到9米立车跟前,看看这儿、摸摸那儿,似乎是在爱抚阔别许久的游子。就连现在的主操作者杜平,也是每次出差下了飞机就直奔9米立车,似乎只有见到设备平稳运转,心才会平稳落地。
1999年,杜平从水电分厂原轻金工段调到9米立车工作。20多年来,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活儿必须得干好,既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更要对得起“功勋设备”这四个大字。多年的潜心钻研,杜平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只要一听到9米立车的声音,就能辨别出加工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从刚来9米立车时作辅助工,到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荣升“主操作者”,并先后获得“哈尔滨市新一代创业人”“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杜平的“身份”跨越犹如坐上了“直升机”,不单单是缘于个人的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何尝又不是9米立车这样的“平台”培育了如此优秀的操作者呢?
与共和国同步走来,与新时代并肩前行。在企业打造一个个大国重器的过程中,“功勋设备”奋斗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中华全国总工会、黑龙江省总工会、哈尔滨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黑龙江省“创新示范岗”,公司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最“美”水电人“诚实诚信团队”……这是对9米立车功绩的高度认可,也是对9米立车培养的一代代优秀操作者的最美赞誉。
岁月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荡,伴随着企业前行的足迹。从依偎在祖国母亲怀抱里的婴儿,到花甲之年,62年来,9米立车依然展示着他的青春活力。62年来,9米立车参与并见证了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由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葛洲坝、刘家峡、白山、三峡、溪洛渡、向家坝、荒沟、仙居、溧阳、白鹤滩等等,这些国内标志性水电站项目建设,都有9米立车的身影。同时,加拿大尼泊温、巴基斯坦尼-杰拉姆、尼日利亚凯恩吉等等,世界众多电厂、电站也遍布9米立车加工过的产品的身影。一代代国家领导人、一批批国内外客户、一队队媒体记者莅临哈电集团,都要在9米立车前驻足观看、合影留念。
站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历史丰碑前回望,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70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新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绘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大景象。70年,9米立车也走过花甲之年,从厂房里曾经的第一“巨人”,淹没在企业逐步扩大的生产能力的浪潮中,淹没在这个家族里不断增添的众多现代化高大的数控设备中。今天,哈电集团电机公司的生产能力从建厂初期的140兆瓦已扩大到30000兆瓦,增长了214倍;机组单机容量从建厂初期的0.8兆瓦,发展到如今的1000兆瓦,扩大了1250倍;9米立车的花甲经历,是哈电集团发展的一个缩影。9米立车眼里的70年,是哈电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70年。9米立车眼里的70年,更是新中国在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征途上砥砺前行的70年。
习说:“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优势,乘势而为,做强做优做大。”面对未来,敢于勇立潮头、驾驭发电设备发展大势的哈电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推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向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大步迈进,肩负起央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