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岁月里的最美印记
来源:欧宝APP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7-12 09:18:21
金秋十月,晨光如金子般洒落在凉亭下读报老人的身上,头发斑白的他感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随着线岁的退休职工王世勤老人扎根七十六团务农奉献的故事徐徐展开。
我的一生都在团场度过,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幸福,而且感受到了人生价值,那就是你爱这片土地,并愿意为之奉献自己的所有。
我是四川省泸州地区叙永县人,11岁那年跟随转业执行屯垦戍边任务的父亲来到七十六团。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工作、成家,我始终没离开过团场。
我从小就喜欢机械,家里的电器基本被我拆了个遍,街坊邻居的家电有问题,一般都能修好,是大家公认的“小师傅”。
我学历低,只上了小学。14岁那年,正赶上团场缺劳动力,我做通父亲的思想工作,到团修造厂上班。修造厂主要的工作之一是修理农业机械,我就是冲着这个去的。
当时修造厂运输设备很是短缺,于是4台从罗马尼亚进口的拖拉机成了当时运输的主力,不仅要拉运货物、粮食,还经常要去昭苏县拉运煤块。长时间使用,机器难免有损坏的地方需要修理。
有一次,进口来的拖拉机在运送过程中发生故障,没有合适的零件更换,修理工也不在,这可把厂长急坏了。于是,我自告奋勇要求去修理,厂长不敢让我修,可我有信心,对这个设备,我已经研究了很久,有把握修好。之所以想承担这次修理任务,是因为我明白,多耽误一天,生产进度就会受很大影响。
经过厂长同意,我对照国产的铁牛55型号拖拉机摸索改装。那几天我没日没夜地去研究对比,也不觉得饿,只想着早点把设备维修好,不耽误工作进度。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最终攻克了这一难题。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沉寂已久的中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广袤的农村首先开始复苏。我与3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瞅准机遇,办了个为民服务的个体“修理铺”,为全团的农机设备服务。
每年的春耕夏管秋收,都是农机使用率最高也是故障率上升的高峰期,对我来说当然是最忙碌的时候。披星戴月、脚踩泥土,浑身上下冒着“油”气是常态,而按时回家吃饭则成为一种奢望,常常是咸菜馒头搭配,蹲在田间地头吃完就接着为农户服务。
进入大暑节气,“双抢”时的田地里,上蒸下煮似桑拿,收割机、拖拉机都得用心“伺候”。否则,它们一不高兴就会“发脾气”。
当时团场只有几台进口的512收割机,每一台都跟宝贝一样,每次粮食收割的时候,都会提前对收割机进行检修。谁料,何潮华驾驶的这台机车怎么也发动不着,这可把他急得团团转,团里安排要赶在大雨来临前收获完毕。怎么办?何潮华当即联系了我。
我第一时间赶到车库,检查后发现是油泵损坏,当时没有说明书,也没有技术人员指导,要换零件,最快也得半个月。看着愁眉苦脸的何潮华,我斩钉截铁地说,我能修好。经过大半个晚上的修理后,机器恢复运转。
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每一次我都竭尽所能,看着一台台重新“欢唱”的农机,心里特别高兴。
上世纪70年代末,田地分配到每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分到了60亩地,当时生产条件落后,60亩地只够解决温饱问题,于是我和朋友联合承包了6000亩地,但伴随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从地里拉回来的小麦含杂质多,又没有机械可以大量处理,只能依靠人工分离,费时费力不说,质量也不理想。
想到自己搞机械维修的都面临这样的难题,种植户岂不是更难,于是我又“闲不下来”了,开始考虑农作物去杂质的问题。
我和几个好友夜以继日地研究,经过两年试验,1982年,七十六团第一台手摇式风车问世,不仅解决了当时粮食与杂物分离的难题,也提升了生产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还给风车安装了电机,用起来更方便快捷,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
当时制作的手摇风车外形类似于一个小型风车,它由一个基座、一个转轮和一个手柄组成。使用时,将打好的小麦放到基座上,然后转动手摇风车的手柄,转轮也随之转动,通过风力的作用,将小麦中的杂质吹出来,进而达到清粮目的。
但当时条件有限,单单一个转轮就让我和朋友研究了很久,不停地比对转轮内部齿轮的大小,找到最合适、最省力、效率最高的方案。当我们解决了转轮的问题,新的问题又来了,那个年代铁皮尤其珍贵,价格也高,但又是制作风车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同时外皮还要保证密封性,这样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一次、两次、三次……一次次失败,导致经费严重“告急”。就在大家准备放弃的时候,我及时给予鼓励:“失败有什么可怕的,不失败就不可能成功。”于是大家又拾起斗志,向胜利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有了前几次失败的教训,我们摸索总结,不是铁料不行,也不是工艺不够,是方法不对,于是改变制作流程与工艺。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宝贝”终于问世了。
手摇风车不但可以提高小麦的清理效率,而且能大大的提升小麦的品质,使得小麦更为适合制作面食。这款风车的发明,不仅解决了我的问题,也解决了职工群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当时团场的农业生产发展,提高了粮食质量,为团场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在得到大家的认可之后,我开始批量生产风车,并将每台的成本控制在200元左右,每年能生产出40余台,加上修理铺的收入,我每年有大概1万元的收益,是当时响当当的万元户。
现如今,我们发明的首台手摇风车已被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收藏,它是当年岁月的见证。
秋收时节,我们常常会来到田间地头,看种植户收获农作物,每次看到掉落在田间的农作物都会非常心疼。粮食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从一株麦苗到一株麦穗,其中种植户倾注的汗水、付出的辛苦是非常多的。我想着马上就要退休了,还能不能再发挥点自己的余热,为职工群众带去一些福利?
于是,我无数次到田间地头,观察作物收获情况。因天气原因、自然灾害、粮食收割过程等因素,不少谷物撒落在地上,依靠人力捡拾效率低下,我突发奇想,决定发明一台谷物捡拾机,改变这一现状。
我研究的谷物捡拾机,是利用吸力,把地上掉落的粮食,连带杂物一起吸入到传送带上,再依靠“闭风器”“筛网”等一系列工序,使干净的谷物掉落在下方的收纳仓里,这也是最贴合农户生产的发明,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时亩产量300公斤的小麦地,因自然灾害、收割导致撒落在地上的粮食大概有60余公斤,平均每户耕地在60亩左右,我们团耕地面积大概有10余万亩,按这样计算,每年团里就要损失600余万公斤粮食。想到这些,更加坚定了我发明谷物捡拾机的决心。
我在地里查看粮食撒落情况时,发现有的粮食被收割机压到土里,有的则浮在表面,便根据不一样的情况,在原有收割机的基础上,给车头加装了大功率压缩机,经过一系列程序,将干净的谷物颗粒回收到漏斗里。
通过不断试验,谷物捡拾机问世了。为了让职工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我在机器原本2万元制造成本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改进,将成本缩减到1万元,让粮食在地上“捡不起来”的局面不再发生。
2018年,七十六团负责专利申报的工作人员张芳帮我申请了专利,2019年我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如今,我已经退休12年了,仍继续发挥余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看到居住的小区绿化比较少,就自己承担费用种一些树木、花草,听到小区谁家很难就去帮助一下,还曾被所在社区评为优秀社区楼栋长、单元长、十户长和先进个人。(王世勤 口述 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惠 武绍力 整理)